扬州金泓古筝有限公司|玺筝乐器给大家科普一下,1965年 ,王昌元成功创作出了古筝曲《战台风》,《战台风》的出现,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、技巧 ,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,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,此曲中的扫摇四点、密摇 、扣摇、刮奏等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 ,都是创新技法,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。
70年代,赵曼琴在演奏实践中 ,创造使用了双弦过渡滑音、和弦长音 、快拨及1/5泛音等新技巧 。并突破传统的八度对称模式,创立了由轮指、弹轮、弹摇等几十种新指序构成的“快速指序技法体系”,使筝不须改变定弦即可单手演奏五声 、七声及变化音阶的快速旋律 ,为筝由色彩乐器进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地基础,代表作品有《打虎上山》、《井冈山上太阳红》等。
90年代以来,古筝创作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。《黔中赋》的演奏首次运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为亮点;在这时期中,作曲家们参与筝曲创作 ,增强了创新力度,他们突破传统五声性调式的局限,吸收了日本琉球调式、都节调式的色彩 ,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经验,自行设计了许多新的调式,甚至创造了全新的“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”的调式色彩 ,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,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,在每个环节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 。新的调式色彩和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 ,促进了演奏技法的变革。如《山魅》(徐晓林) 、《幻想曲》(王建民曲)、《箜篌引》(庄曜曲)、《溟山》(王中山曲) 等。在这些筝曲的定弦中,就为转调准备了条件 。不同音区还采用不同音列,使不同音区演奏不同的调式色彩成为可能 ,既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偏离,又有对传统调式色彩的回归。音程的变化又为新的音乐语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。
而进入21世纪,涌现出一批青年古筝演奏家,其中以王中山 、翟志荣、邱霁、袁莎、蒋周健 、刘乐、鲍栋、宋心馨等老师为代表 。多年来 ,这些演奏家多次出访了德国 、奥地利、英国、法国 、意大利、荷兰、俄罗斯 、比利时、瑞士、瑞典 、匈牙利、波兰、日本、新加坡 、等国家,使筝这件乐器走向了世界。
评论列表 (13条)
分享:
支付宝
微信
2021-01-19 03:53:18
你的东西是你的,我的东西也是你的,而你,是我的。